农村寄递物流一头连着生产,一头连着消费,既维系着产业链供应链平衡,又能提升城乡居民收入水平。近年来,湖北省十堰市邮政管理局积极推进农村寄递物流体系建设,助力乡村振兴,打造企业、客户、农场三方共赢的良好局面。近日,交通运输部公布第四批农村物流服务品牌名单,确定50个农村物流服务品牌,十堰市郧阳区“四网融合、一体联动”项目上榜。
四网融合 一体联动
打造高效农村物流寄递体系
8时,在十堰市郧阳区城东客运站快递物流共配中心,工作人员正在将全国各地发往郧阳区的快递进行集中分拣,然后搬运到公交车上,发往各个乡镇快递站点或邮政网点。
在郧阳区邮政分公司柳陂支局,投递员肖军将从郧阳区快递物流共配中心发过来的一批邮件快件搬下车,并根据自己派送的区域进行分门别类地整理。
“目前,我们以县级共配中心为依托,乡镇寄递物流综合服务站为节点,农村邮政快递网点为末端,在十堰市郧阳区搭建了三级农村寄递物流服务体系,实现节点网、配送网、信息网、产业网‘四网融合、一体联动’。同时,郧阳区强化节点网络融合和县乡村一体布局,通过打造县级分拣中心自动化、乡镇站点集约化和村级节点多元化,保障农产品上下行双向畅通。”十堰局有关负责人介绍。
在郧阳区,原先的客运站已经改造成占地20亩的区快递物流共配中心,并安装了自动化分拣线,目前已有多个快递品牌入驻共配中心,实行集中分拣。现有农村乡镇客运站场或邮政网点升级改造完成,全区20个乡镇建立了“电商+客运+快递”综合服务站,充分发挥客运、物流、商贸、收发、装卸和中转多重功能。同时,依托村委会、商超、邮政代办点等现有资源,郧阳区还打造了集货物收发、信息交换为一体的末端站点,构建了一张覆盖广泛的节点网络。
客货邮融合发展需要构建新的派送网络。郧阳区利用交通客货运输和农村邮路等资源,依托39条通乡客运班线、货运专线、公交干线以及89台通乡客货车辆,将物流、快递和邮政三类货物从区快递物流共配中心集中统一配送到乡镇物流服务站,再由村级邮政员统一配送到村,村级服务点配送到村民手中。郧阳区建立的县城到乡镇运输网、乡镇进村配送网,实现了运输效率最大化、运输成本最小化、组织形式便捷化,集约高效地利用了物流运输资源。
与有形的配送网相对应的,是一张无形的信息网。郧阳区对接邮政、快递和电子商务等28家信息平台以及货运专线、客运班线、公交干线等3个调度系统,实时对接货源、车源信息,完善收货、配载、运输和收货信息跟踪,通过网络扫码系统进行货物交接,及时上传到物流信息平台,确保适时跟踪物流信息。
同时,郧阳区强化产业网络融合,推动贸运配一体发展,强化快递物流与当地农业产业基地精准对接,定制化开展快递物流配送服务,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同步实现。
线上线下 畅通渠道
推动物流链与产业链深度融合
十堰局坚持“政府搭台、企业唱戏、服务市民、助力农业”的原则,在农村寄递物流体系建设工作中积极推进寄递企业更好服务乡村振兴、助力农民增收。
“今天上午摘的蔬菜,邮政企业第一时间安排车辆到田里,客户当天就能尝到新鲜蔬菜,真是太好了,有快递帮忙,农场的生意肯定会越来越好!”茅箭区茅塔乡康家农场负责人康兴权高兴地说。茅塔乡康家农场是十堰市“同城配送 蔬菜进城”的试点之一。十堰市邮政分公司与康家农场合作,每周为20余名客户提供送菜上门服务,月均送菜近百单,预计今年该同城配送项目将帮助康家农场增收约40万元。
十堰市地处秦巴山腹地,生态资源优越,农产品种类丰富、品质优良,但囿于地理位置、交通等因素一直不被人知晓。十堰市借力“网络带货”热潮,深入推动当地工业品、农产品“走出去”步子迈大、迈远。
“我们通过邮乐小店线上宣传推广、邮乐直播带货、农品优惠券等模式,组织开展春茶节、邮乐919电商节、农产品基地项目营销。其中累计销售地方茶叶超过257万元,农产品基地销售额突破1800万元。”十堰局有关负责人介绍。
在寄递服务的助力下,十堰当地农产品越卖越红火。家住南化塘镇的赵先生直播销售葛根,每天发往全国各地葛根产品80余单,累计销售葛根产品1.15万公斤,实现收入210余万元。郧阳区袜业生产遍布20个乡镇,袜业公司年发货量达4000万件。柳陂镇朱家湾村村民刘丽常年从事袜业生意,近几年做起电商,把袜子买到全国各地。“以前是自己开车送到县城发快递,自从快递物流进村后,只需要给快递公司打一个电话,就有小哥上门拉货。”刘丽说。
除此之外,十堰市快递企业还精准对接当地香菇产业,服务香菇外运,年产值近24亿元;全力服务橄榄油产业,发送橄榄油等农特产品达4000吨,实现产值8亿元,为地方经济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